新闻资讯
在农业设施材料性能测试中,太阳模拟器是核心模拟设备之一,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复现自然太阳光的光谱、辐照强度和时空分布特性,解决自然环境下光照不稳定导致的测试周期长、数据重复性差等问题,从而对农业设施材料的关键性能进行高效、可控、标准化的评估。
BOS-X-350G 太阳模拟器
核心应用场景:覆盖农业设施全链条材料
太阳模拟器的应用贯穿农业设施材料的“研发-选型-质检-老化评估”全生命周期,涉及的核心材料包括:
- 覆盖材料:温室/大棚用薄膜、玻璃、PC板;
- 功能材料:光转换膜、遮阳网、反光膜、保温被;
- 结构辅助材料:光伏农业一体化中的光伏板(评估其对下方作物光照的影响)、防虫网(兼顾透光与防虫性能)。
核心测试项目及技术原理
太阳模拟器通过调节其光谱匹配度(与AM1.5G标准太阳光谱的吻合度,AM1.5G为地面平均太阳光谱)、辐照不均匀度(≤±5%)、时间不稳定性(≤±2%)三个关键指标,模拟不同地域、不同季节的光照环境,进而开展以下性能测试:
光学性能测试:评估材料对作物光需求的匹配度
农业设施材料的光学性能直接决定作物光合作用的效率,是测试的核心维度,主要包括:
- 透光率测试(关键指标)
- 原理:太阳模拟器发出标准AM1.5G光谱,通过分光光度计或积分球,分别测量“入射光强度”与“材料透过光强度”,计算透光率(透过光强度/入射光强度×100%)。
- 细分测试:
- 全光谱透光率:评估材料对280-2500nm全波段太阳光的透过能力(覆盖紫外、可见、近红外区);
- 光合有效辐射(PAR)透光率:聚焦400-700nm波段(作物光合作用核心吸收波段),是衡量材料是否满足作物生长的“黄金指标”;
- 紫外(UV)透光率:部分作物需适量UV光促进果实着色和维生素合成,需测试材料对280-400nm UV光的透过控制能力。
- 光散射/雾度测试
- 原理:通过太阳模拟器的平行光照射材料,利用探测器区分“直射透过光”与“散射透过光”,计算雾度(散射光占总透过光的比例)。
- 意义:雾度过高会导致光照均匀性下降,作物叶片受光不均;雾度过低则可能产生强光直射,灼伤作物幼苗,需根据作物类型优化材料雾度。
- 光转换性能测试(针对功能膜)
- 原理:太阳模拟器提供含紫外/红外的广谱光,通过光谱分析仪检测材料透过光的光谱偏移——如“紫外转红光膜”需将280-400nm UV光转换为620-660nm红光,“红外转蓝光膜”需将700-1100nm红外光转换为450-490nm蓝光。
- 关键指标:光转换效率(转换后目标波段光能量/入射激发光能量×100%),优质光转换膜的转换效率需≥30%,且无额外有害光谱产生。
耐候老化性能测试:评估材料长期服役稳定性
农业设施材料需在户外暴露数月至数年,面临光照、高温、湿度的协同老化作用,太阳模拟器可通过“加速老化测试”快速预测其寿命:
- 光氧老化测试
- 原理:太阳模拟器采用氙灯光源(最接近自然太阳光的连续光谱,可模拟UV-B、UV-A的老化作用),配合控温(30-60℃)、控湿(40%-80%RH)环境,对材料进行数千小时的连续照射(1000h氙灯老化≈户外1年暴露)。
- 测试指标:
- 老化后透光率衰减率:如PE膜经1000h老化后,PAR透光率衰减应≤10%(否则会导致后期作物光照不足);
- 外观变化:观察材料是否出现黄变、脆化、开裂;
- 力学性能保留率:通过拉伸试验测试老化后材料的断裂伸长率、拉伸强度,如PC板老化后拉伸强度保留率需≥80%,避免因老化导致结构破损。
- 湿热老化协同测试
- 原理:在太阳模拟器光照基础上,加入周期性喷淋(模拟降雨),形成“光照-高温-潮湿”的循环环境。
- 意义:针对高湿度地区,材料易发生“水解老化”,协同测试可更精准评估其在实际工况下的寿命。
热光学性能测试:评估材料的温度调控能力
农业设施的温度环境直接影响作物生长,材料的“光-热”转换与阻隔性能至关重要:
- 红外阻隔/保温性能测试
- 原理:太阳模拟器提供含近红外(NIR,700-2500nm)的光谱,通过热流计测量材料对NIR光的阻隔率——NIR是太阳光中主要的热贡献波段(占总能量的50%以上),阻隔率越高,夏季大棚内升温越慢;同时,通过模拟夜间“地面长波辐射”(5-25μm),测试材料对室内热量的保留能力(保温率)。
- 关键指标:
- 夏季:NIR阻隔率≥70%;
- 冬季:红外保温率≥85%。
- 光热转换性能测试(针对加热型材料)
- 原理:对光伏农业大棚的“光热转换膜”,太阳模拟器照射后,通过热电偶测量材料表面温度及传导至土壤的温度,计算光热转换效率(土壤升温能量/入射光能量×100%),确保在低温季节能为作物提供稳定的辅助热源。
太阳模拟器欢迎咨询长春博盛量子,0431-859161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