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太阳模拟器作为可精准调控的“人工太阳光源”,能模拟不同大气条件、太阳高度角下的太阳辐射特性,有效规避自然太阳辐射受时间、天气、地理位置限制的问题,在大气气溶胶特性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其应用主要围绕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测量、辐射效应评估、遥感反演验证三大核心方向展开。
BOS-X-350G 太阳模拟器
核心应用场景: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精准测量
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是描述其物理化学本质的关键参数,太阳模拟器通过模拟“标准太阳辐射场”,为这些参数的实验室测量和野外原位测量提供稳定光源支撑。
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气溶胶光学参数测量
在实验室环境中,研究人员可构建“气溶胶发生-太阳模拟-光学探测”闭环系统,精准控制气溶胶的类型、粒径分布、浓度等变量,进而定量分析其光学特性与理化属性的关联。
- 典型实验setup:将气溶胶发生器产生的目标气溶胶注入“积分球”或“光散射测量腔”,太阳模拟器发出与太阳光谱匹配的平行光(通常需满足AM0/AM1.5等标准大气模式的光谱分布),穿过气溶胶腔后,由光谱仪、光功率计等探测器测量“入射光强”与“透射/散射光强”。
- 可测量参数:
- 消光系数:基于朗伯-比尔定律,通过测量透射光强衰减,计算气溶胶对光的总衰减能力(散射+吸收);
- 散射系数:利用积分球或角分辨散射仪,测量气溶胶散射光的总能量或角分布,推导其散射能力;
- 吸收系数:通过“消光系数-散射系数”差值计算,或直接用黑碳仪等设备结合太阳模拟光源,测量气溶胶对光的吸收能力;
- 单次散射反照率:散射系数与消光系数的比值,反映气溶胶“散射”与“吸收”的相对贡献。
野外原位测量的“光源补偿”与“动态校准”
在野外进行气溶胶光学特性测量时,自然太阳辐射会因云量、太阳高度角变化而波动,导致测量数据不稳定。此时太阳模拟器可作为“标准光源”,实现两大功能:
- 实时校准探测器:如对气溶胶光学厚度(AOD)测量仪(如多波段太阳光度计)进行定期校准,消除探测器漂移带来的误差;
- 弥补自然光源缺失:在阴天、夜间或高纬度地区(冬季太阳高度角极低),用太阳模拟器提供稳定光源,确保原位测量的连续性。
关键延伸:气溶胶辐射效应的量化评估
气溶胶通过散射和吸收太阳辐射,直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(即“直接辐射效应”),同时还会作为云凝结核间接影响辐射(“间接辐射效应”)。太阳模拟器可通过构建“辐射传输模拟系统”,量化气溶胶的辐射效应。
直接辐射效应的实验室模拟
- 原理:在实验装置中搭建“大气辐射传输通道”,一侧放置太阳模拟器(模拟入射太阳辐射),另一侧放置辐射计(测量透过气溶胶后的辐射通量);通过对比“有无气溶胶”时的辐射通量差异,计算气溶胶的辐射强迫(Radiative Forcing,衡量对辐射收支的影响程度)。
- 应用价值:可针对特定类型气溶胶(如工业排放的黑碳、火山灰、海洋气溶胶),定量分析其在不同浓度、不同混合状态(如内混/外混)下的辐射强迫,为气候模型(如IPCC气候预测模型)提供关键参数输入。
间接辐射效应的辅助研究
气溶胶作为云凝结核,会影响云滴的数量和大小,进而改变云的反射率(“第一间接效应”)。太阳模拟器可与“云室”结合,模拟不同太阳辐射条件下: - 气溶胶活化成云滴的过程;
- 云滴对太阳辐射的散射特性变化;
- 最终通过测量云-气溶胶系统的反射率,反推气溶胶间接辐射效应的贡献。 ###
重要支撑:气溶胶遥感反演算法的验证
卫星遥感是获取全球尺度气溶胶分布的主要手段,但其反演结果的准确性需通过“地面真值”验证。太阳模拟器可辅助构建“地面遥感验证系统”,实现两大功能:
构建标准气溶胶“真值库”
- 在实验室中,用太阳模拟器模拟卫星过境时的太阳光谱(如MODIS的可见光/近红外波段),同时生成已知光学特性(如AOD、粒径分布、复折射指数)的“标准气溶胶样本”;
- 用与卫星载荷原理相同的地面遥感仪器(如地面成像光谱仪)对标准样本进行测量,将测量结果与“已知真值”对比,验证仪器的反演精度。
模拟复杂大气条件下的遥感信号
自然大气中,气溶胶常与水汽、臭氧、云等成分共存,会干扰卫星遥感信号的反演。太阳模拟器可:
- 模拟不同大气成分(水汽、臭氧)与气溶胶的混合辐射传输过程;
- 生成多种“模拟遥感场景”(如高AOD污染天、沙尘天气、薄云覆盖下的气溶胶);
- 用于测试和优化遥感反演算法(如改进“云-气溶胶分离算法”“气溶胶类型反演算法”),减少反演误差。
太阳模拟器欢迎咨询长春博盛量子,0431-859161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