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太阳模拟器在太阳能光热利用研究中的核心优势
【 2025-09-24 01:55 】【 浏览 34 】

在太阳能光热利用研究中,太阳模拟器作为可精准调控的“人工太阳”,其核心优势围绕研究效率提升、实验条件可控、数据可靠性保障三大维度展开,有效解决了自然太阳光不稳定、不可控的核心痛点,成为光热材料研发、集热器性能测试、系统优化等环节的关键设备。


BOS-X-350G 太阳模拟器

突破自然光照的“不稳定性”,实现实验条件的精准可控

自然太阳光受地理位置(纬度、海拔)、时间(昼夜、季节)、气象条件(云量、雾霾、降水)影响极大,光照强度、光谱分布、入射角度会实时波动,导致实验数据难以重复。

太阳模拟器可通过光学系统精准模拟标准太阳光谱,并通过功率控制系统将光照强度稳定在±2%以内(部分高精度设备可达±0.5%),同时支持光照角度、光斑大小的精准调节,确保每次实验在“完全一致的光照条件”下进行,从根本上保障数据的可重复性与可比性。

摆脱时空限制,大幅提升研究效率

自然条件下,太阳光照每天仅约8小时(有效实验时间),且冬季、阴雨天气几乎无法开展实验,导致研究周期被严重拉长。

太阳模拟器可实现24小时连续运行,且不受季节、天气、地域影响:

- 材料研发阶段:可快速筛选不同配方的光热吸收材料,一天内完成自然条件下数周的测试量;

- 集热器性能验证:可短期内完成“不同光照强度下的集热效率、热损失系数”等关键参数测试,加速产品迭代。

支持极端工况模拟,覆盖光热系统的全场景需求

太阳能光热系统在实际运行中,可能面临极端光照、光谱偏移等工况,而自然条件下难以稳定复现这类场景,导致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性能风险无法提前预判。

太阳模拟器可通过以下方式覆盖极端工况研究:

- 光照强度调节:可模拟从几十W/m²(阴天)到2000 W/m²以上(聚焦光热系统的局部强光)的强度范围,测试材料/设备在强光下的热稳定性、弱光下的集热效率;

- 光谱定制:通过更换滤光片,模拟高纬度(红外占比高)、高海拔(紫外占比高)或空间环境(AM0光谱)的光谱特性,研究光谱对光热转换效率的影响。

降低实验误差,提升数据的定量分析精度

太阳能光热研究需精准测量光热转换效率(η)、热损失率(U_L)、材料吸收比(α)等关键参数,自然光照的波动会导致测量误差显著增加。

太阳模拟器通过两大优势提升定量精度:

- 光照稳定性:高精度设备的光照强度不稳定度≤2%,确保入射光功率的精准可控,减少因光照波动导致的误差;

- 光斑均匀性:模拟的太阳光斑内均匀性≤3%,避免因材料表面光照不均导致的局部温度差异,确保温度测量的准确性,进而提升转换效率计算的精度。

保障实验安全性,避免自然环境的不可控风险

在光热系统测试中,自然强光可能导致局部温度超过1000℃,若实验中需调整设备,自然光照无法瞬间切断,易引发烫伤、材料烧毁等安全风险;此外,自然环境中的风沙、雨水也可能损坏精密测试设备。

太阳模拟器具备瞬时启停、功率快速调节功能:

- 实验过程中可随时切断光照,便于样品更换、设备调试,避免高温风险;

- 实验在室内封闭环境中进行,可隔绝风沙、湿度等环境因素对设备和样品的影响,保护实验系统安全。

适配多尺度研究需求,从“材料级”到“系统级”全覆盖

太阳能光热研究涵盖“微观材料-组件-系统”多个尺度,不同尺度的实验对光照范围、强度的需求差异极大,太阳模拟器可通过灵活配置满足全链条研究:

- 材料级测试:采用小光斑、高均匀性光照,测试微小样品的吸收比、光热转换效率; - 组件/系统级测试:采用大光斑或多灯阵列组合,模拟对平板集热器(1m×2m)、小型槽式集热器的整体光照,测试组件的集热性能、系统的热循环效率。

太阳模拟器欢迎咨询长春博盛量子,0431-8591618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