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单晶金刚石凭借其超宽透光波段、极高力学强度、优异热导率及化学惰性等综合性能,成为极端环境下光学窗口的理想材料,在航空航天、核能、深海探测、高能物理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。

单晶金刚石
单晶金刚石作为极端环境光学窗口的核心优势
极端环境对光学窗口的核心要求是“透光稳定+结构耐受+性能长效”,单晶金刚石的性能恰好全面匹配这一需求,具体优势可通过下表清晰体现:
透光波段
具体参数及特点:覆盖紫外-可见-红外-太赫兹,无明显吸收峰。
适配价值:满足多波段探测需求,无需更换窗口即可实现宽谱观测。
力学强度
具体参数及特点:维氏硬度~100 GPa,断裂韧性~5 MPa·m¹/²,弹性模量~1200 GPa。
适配价值:耐受极端高压、高速粒子冲刷。
热学性能
具体参数及特点:室温热导率~2200 W/(m·K),热膨胀系数极低。
适配价值:快速传导极端环境下的局部热量,避免窗口因热应力破裂或光学性能退化。
化学与辐射稳定性
具体参数及特点:室温下不与酸(除HF-HNO3混合酸外)、碱反应;抗γ射线、X射线、中子辐射能力强。
适配价值:耐受强腐蚀环境、强辐射环境,长期使用无性能衰减。
光学均匀性
具体参数及特点:高品质单晶金刚石的折射率均匀性可达10-6量级。
适配价值:确保极端环境下的成像/探测精度,避免因材料不均匀导致的光畸变、信号失真。
单晶金刚石在极端环境光学窗口的典型应用场景
根据极端环境的类型差异,单晶金刚石窗口的应用可分为四大核心领域,具体场景及技术需求如下:
航空航天与深空探测:耐受高温-高压-辐射-粒子冲刷
航空航天领域的光学窗口需同时面对航天器再入大气层的高温、深空的超低温、强宇宙辐射(质子、电子流)及微陨石撞击,传统材料易因热冲击断裂或辐射损伤失效,而单晶金刚石可完美适配:
- 再入航天器光学窗口:用于高超音速飞行器的导航成像窗口,或返回舱的红外测温窗口。
- 深空探测光学窗口:用于深空望远镜的前端窗口,或火星车、木星探测器的成像/光谱探测窗口。
- 卫星激光通信窗口:用于低轨/高轨卫星间激光通信的收发窗口,需耐受空间真空、微陨石撞击及太阳辐射,单晶金刚石的高硬度可抵御微陨石冲刷,低光学损耗可保证激光信号的高效传输。
核能与核工业:耐受强辐射-高温-腐蚀
核反应堆、核废料处理设施的光学监测窗口需面对γ射线/X射线强辐射、300~800℃高温、冷却剂腐蚀,传统窗口材料易因辐射脆化或腐蚀失效,单晶金刚石的优势显著:
- 核反应堆内视窗口:用于反应堆堆芯的实时成像监测,窗口需同时满足“透光+耐辐射+耐高温腐蚀”。
- 核废料探测窗口:用于核废料储罐的光谱分析窗口,窗口需耐受高浓度放射性溶液的腐蚀,单晶金刚石的化学惰性可避免被腐蚀,宽透光波段可覆盖放射性元素的特征光谱。
深海与极端高压探测:耐受超高静水压-腐蚀
深海的静水压高达110 MPa,且海水富含盐、硫化物等腐蚀性物质,传统光学窗口易因高压破裂,蓝宝石虽硬度高但抗高压性能有限,单晶金刚石成为最优选择:
- 万米深海成像窗口:用于深海潜水器的高清相机窗口,或深海探测器的光谱探测窗口。
- 高压物理实验窗口:用于金刚石对顶砧(DAC)实验的辅助窗口,或大型高压容器的光学监测窗口。单晶金刚石的高抗压强度可耐受实验中的极端高压,同时透光性可实时观测高压下物质的光学特性。
高能物理与激光技术:耐受高能粒子-强激光冲击
高能物理实验、强激光装置的光学窗口需面对高能粒子(质子、重离子)轰击、强激光冲击,传统材料易因能量沉积导致熔化或破裂,单晶金刚石的高导热性和力学强度可解决这一问题:
- 粒子对撞机探测窗口:用于粒子探测器的前端透光窗口,需耐受高能粒子轰击产生的局部高温和辐射损伤。
- 强激光装置窗口: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(ICF)装置的激光传输窗口,需耐受强激光的能量冲击。单晶金刚石的高激光损伤阈值可避免被强激光击穿,同时低吸收可减少能量损耗。
单晶金刚石欢迎咨询长春博盛智芯科技,0431-85916189

高光谱/多光谱成像
光路调节相关
光学频率梳相关
荧光
光学组件
激光器|光源
拉曼测量
Libs激光诱导击穿
显微光谱测量
量子效率